樓市"內冷外熱" 海外房產成交創(chuàng)新高
時間:2014-4-16 17:05:21 | 信息來源:中國經濟網 | 發(fā)布者:liu
近來,在國內房地產投資陷入低迷的時候,不少投資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。剛剛結束的2014年北京春季房地產展示交易會,一改往年國內樓市火爆場景,來自海外的房產項目在數量上與面積上幾乎都占據了半壁江山,樓市出現了“內冷外熱”的局面。對此,專家提醒,海外置業(yè)并不是看上去那么“美”,仍存在較大風險,投資者須做好調查,謹慎投資。
海外房產成交創(chuàng)新高
來自北京房展組委會的統計顯示,在為期4天的北京春季房展會上,外地項目和海外項目成為絕對主角。尤其是受國內樓市低迷情況的影響,海外項目集體發(fā)力,成了這次房展最引人矚目的地方。美國、英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新加坡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蘭、塞浦路斯、拉脫維亞等國家的數十家開發(fā)商近320個房地產項目,占據了整個展覽的1/3,讓北京春季房展變成了國際性房展會。
“本屆房展會海外參展商數量比去年秋季房展會增加30%,超過了預期! 北京房展組委會國際部總監(jiān)魏克非表示,這也顯示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國際化的趨勢。
據北京房展組委會調查顯示,被調查者中15%表示考慮購買海外項目。
以高銳地產為例,該公司此次推出的西雅圖、休斯敦房產、英國學生公寓、凱旋門幾個房產項目中,僅4月10日一天成交額便高達200萬美元,創(chuàng)下了房展會單日成交額新高。
魏克非介紹,本次展會美國、歐洲等傳統移民區(qū)域仍是熱點。由于國內宜居指數下降,塞浦路斯、斐濟、毛里求斯、泰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和風景宜人、生活成本和房屋持有成本較低的海島國家成為海外置業(yè)的新趨勢。
“購房移民”最吸引眼球
事實上,在海外樓盤備受中國投資者青睞的背后,是由于中國人整體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追求更廣的投資渠道和高品質子女教育、養(yǎng)老休閑等內在需求。
在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(jiān)張大偉看來,一方面,從國內房地產市場來說,有投資價值的地方限購限貸沒有投資余地,大部分有投資能力的人對房地產投資比較熟悉,因此在國內房產投資空間小的情況下,選擇投資海外房產;另一方面,從國內經濟及資源環(huán)境看,環(huán)境污染導致居住環(huán)境下降,因此很多人海外購房,也是看中了外國相對較好的環(huán)境和自然資源。
此外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購買海外房產,并不是為了去當地居住,而是為了換取移民資格。在北京房展會現場,“買房送移民”的宣傳語隨處可見,為了吸引投資,以葡萄牙、西班牙、希臘、塞浦路斯為代表的一些歐洲國家,急于擺脫歐債危機的影響,相繼推出了“購房移民”的政策,購房者只需購置一定金額的房產,即可申請獲得該國的居留權。
“抄底”購房仍需謹慎
盡管房展上很多參展商打出了“買房送移民”的促銷方式,但海外置業(yè)或是投資移民并沒有宣傳的那么簡單。
北京房展組委會副秘書長鄭向東認為,海外購房和在國內購房有很多不同,第一,海外置業(yè)和國內炒房很不一樣;第二,投資不等于移民;第三,所有投資都是有風險的。
“一些海外國家因經濟危機而吸引投資,雖然可以看做是‘抄底’,但其中的風險相當大,需要慎重。作為投資者,除非有移民的需求,否則并不適合投資海外房產,因為目前任何一個國家的房地產增長都超不過中國。”張大偉認為,海外置業(yè)風險來自兩個方面:一方面是國外房產持有成本較高,海外房產一般都是買時便宜住時貴,加上各類稅和保險,實際投資收益并不多;另一方面,海外購房者很少自住,大部分選擇出租,但很多國家對租戶的權益保護較多,國內投資者對此了解不多,存在一定的法律和政策的風險。此外,從市場的風險來看,與國內房產升值速度相比,國外房價跌幅和漲幅都不會很大。
不過,張大偉也建議有投資余力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到國外投資房產,當前市場大環(huán)境是發(fā)達國家經濟復蘇趨勢在確立,中國經濟卻處于放緩,投資者可以通過海外置業(yè)分散投資風險。但對于大部分中產階級來說,選擇海外置業(yè)還是謹慎一些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