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合璧”版《富春山居圖》將亮相深圳文博會
奧一網訊 (記者/呂冰冰 通訊員/陸颯 楊然)將7米多長的《富春山居圖》用黃金復制,你想看看嗎?即將舉辦的第八屆文博會上,將會展出這么一件無價珍品:合璧的、黃金制作的、與原作一樣大小的《富春山居圖》,臺北故宮和浙江省博物館的聯(lián)合授權,保證這件黃金畫作確系“名門之后”而非“山寨仿制”。這也是臺北故宮第一次授權中國大陸企業(yè)開發(fā)館藏珍品,記者昨日從羅湖區(qū)獲悉,位于羅湖水貝珠寶產業(yè)園區(qū)的深圳中金國禮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有幸成為這個“幸運兒”。
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名畫作《富春山居圖》,不僅是一件傳世名品,對于海峽兩岸的中國人,還有特別深厚的意義:這副名畫在流傳中被分為兩半,如今,一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,一半藏于浙江省博物館。分離的名畫正如分離的中國人,期待著合璧的時刻。
溫家寶總理的“宣傳”,又大大提高了這幅畫的知名度。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全國兩會記者招待會上,溫總理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:“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,他畫了一幅著名的《富春山居圖》,79歲完成,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。幾百年來,這幅畫輾轉流失,但現(xiàn)在我知道,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(浙江省博物館在杭州市),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,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。畫是如此,人何以堪。”溫總理的話,充滿了對兩岸“血濃于水”同胞情誼的深情寄托。
溫總理講話之后,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之下,2011年6月至9月,這幅已經分割361年的中國山水畫“第一神品”在臺北“合璧”展出。
臺北故宮博物院對于開發(fā)館藏品的事項十分謹慎,中金國禮通過與臺北故宮長達一年的不斷溝通、協(xié)商,最終成為內地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授權的合作企業(yè),可以以黃金等貴金屬為介質,以文化藝術品形式仿制博物院內的所有65萬余件藏品,而“合璧”版《富春山居圖》則是雙方合作的第一件作品。
據了解,按照原著1∶1比例、耗材100多公斤黃金打造的“合璧”《富春山居圖》旗艦作品,將在今年5月的第八屆文博會上與公眾見面。此外,中金國禮還將按照相館比例打造2012件黃金“合璧”版《富春山居圖》,其中的0001號作品將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,2012號作品將由浙江博物館收藏。